第 3期
 

王燕喃:堅持做直指內心的設計

她非服裝設計科班學出身……
但她憑借過人的設計天賦和獨到的好品味,在中國高級定制領域中佔有重要的席位。

    王燕喃(Tanya Wang)是國內少有的跨界高級定制服裝設計師,中國優秀設計師的代表人物之一。她並非科班學服裝設計出身,但是憑借過人的設計天賦和獨到的好品味,卻可以在中國高級定制領域中佔有重要的席位。
    曾經在外企擔任人力資源總監的王燕喃,在2009年結束了她12年的白領生涯,創建了自己的服裝定制品牌TANYA COUTURE。Tanya給自己的定位不僅限於設計師,而是一個品牌的創辦人,可以說這樣的起點非常高,因為在六年前,國內的高端定制才剛剛起步,一切都還是未知。不過對於充滿創造力和野心的她來講,這樣才更有激情。在Tanya看來,成為一個設計師並不難,難的是能夠持續推出好的作品。能夠在商業上取得成功,成就一個偉大的品牌,才是她的最終目標。帶著一股沖勁,在創業的第一年,Tanya一下子推出200個套系作品,每個套系都細致地做了設計,並非將同款服裝做顏色和細節上的修改。這樣的高產令不少專業出身的設計師都為之贊嘆。隨后的六年中,她更是以豐富的商業運作經驗和個人魅力與影響力,打造高端時尚品牌的獨特視角,使得TANYA Couture在短短幾年內獲得了眾多主流時尚媒體的青睞,迅速擁有來自國內外商界、社會名流、明星等眾多的高端客戶,成為媒體與時尚圈最受歡迎的品牌和設計師,並獲得了驕人的商業成就。
    有著多年商界經驗的Tanya非常了解和清楚商業女性的穿著需求和社交規則。她深知並不是最前衛、最時尚,就是他們最好的選擇。對於那些有沉澱、有經濟實力的職業女性,她會給出專業的服裝與社交著裝建議。對於Tanya來講,從某種意義上說,設計師更像一個工匠,有自己的美學原則和邏輯,堅持自己格調和品位,終生追求品質。她始終信奉必須"得體"和盡可能"講究"的著裝理念,在她看來,任何一個設計都不能取悅每一個人,卻可以打動一個特定的人群,對一種美的偏好產生共鳴,所以她要堅持做直指內心的設計,堅持做“慢時尚”,希望將回歸極為追求精致優雅的穿衣理念推廣給更多的人。

如何理解"中國設計"一詞,您認為現在"中國設計"在國際時裝界處於什麼階段,或者位置?
我理解的"中國設計"是以中國本土設計師或中國設計師品牌為主導的,就我個人的理解:其作品除了大家普遍認知的中國風設計、中國元素設計以外,也包含更廣義的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化美學設計和審美風格,是更國際化的時尚風貌。外界或業界對中國設計的理解和期待則更在中國風,就是中國元素,具體體現在設計師某些作品和系列上,我個人認為是片面的,這造成了大眾對中國設計師作品的認知以及在國際上的地位,甚至中國設計師成長的某種局限。毋庸置疑的是:中國風如今受到全球時尚界熱切喜愛和關注,那是因為中國乃至東方美學的博大精深,一直被西方推崇和羨慕,在時尚歷史以來曾多次掀起熱潮,也是一直吸引西方時尚界的美學話題,西方設計師更不斷地嘗試東方元素,在這一點使得東、西方設計師的作品在國際時尚舞台上各有千秋,並同台競技,東方設計師看起來更有優勢,但也更容易被自己的本土文化優勢所局限,雖有集大成者,卻無人成為真正的大師。所以我想中國設計師要一邊銘記自己的血統,挖掘東方的文化底蘊,致力於傳承傳統工藝,並突破自己,另一方面自身通過努力能成為真正卓越的時尚大師,使作品能夠真正被載入時尚經典史冊,才是有所成。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設計師走向了國際舞台,同樣中國設計師也備受關注,在您看來現階段大環境下對於中國設計師的成長和發展有著哪些影響,而設計師又將會遇到哪些機會和挑戰呢?
我非常高興看到眾多的中國設計師已經走到國際時尚舞台的最前沿,並且受到了非常大的關注與贊譽。對於中國本土設計師這也許是個最好的時代,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抓住機會展現自己的作品和才華,在時尚行業裡,設計師的藝術生命和生存空間永遠是是激動人心也充滿變數的,我們國內對於扶持設計師成長的市場大環境並不是非常理想,設計師品牌的商業化運作也缺乏本身的經驗,更缺乏整個產業鏈和金融平台的支持,資本全都投入在品牌、互聯網、渠道上,卻沒有人真正扶持和幫助設計師做作品、做產品,設計師們靠命運單打獨斗,這使我非常困惑,當然也非常期待,成為一個設計師不難,持續地拿出好作品是難的,成為商業上成功的企業,成為偉大的品牌,是非常艱難的道路,需要持久的努力。
每個設計師都會面對很多現實問題或者制約,您在設計中一直堅持的是什麼?設計師的獨特想法和市場需求商業化要如何取得平衡?
這確實是個長久困擾設計師的問題,我認為一個好的設計師,最重要的就是有好的品味,隻要我們能問自己一句話:你真的認為自己設計的衣服穿在身上美麼?堅持做直指內心的設計,當然目標是市場接受,有人原意穿你做的衣服才是成功的,設計師不是一味求新求怪的炫技者,品味的精准到位永遠比展現技巧和花俏的創意更高一籌,我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設計師更像一個工匠,有自己的美學原則和邏輯,堅持自己格調和品位,終生追求品質﹔我們任何一個人的設計都並不能取悅每一個人,卻可以打動一個特定的人群,對一種美的偏好產生共鳴,所以歸根結底,最重要的還是設計師本身的審美水平和綜合能力的修煉最為重要。
您認為如何能讓獨立設計師走出"象牙塔"?在您看來除了設計師買手店的形式,是否還有更多的方式來推動獨立設計師產業的真正發展?
獨立設計師、設計師品牌是很小眾的,它也本應該如此,即便在時尚產業非常發達的歐美市場,也存在著大批的"小而美"的獨立設計師?品牌,他們永遠也不可能非常商業化,換句話說,他們不可能也沒必要做得很大,那並不是他們的理想。買手店集合了獨立設計師的產品,對接了渠道和市場資源,讓更多的消費者更容易選擇到設計師品牌的貨品,但是並不能改變獨立設計師的生存環境和商業模式,設計師品牌是和商業量產品牌細分且截然不同的兩個行業,產業鏈、盈利模式、營銷運作都完全不一樣,小眾品牌的創業者和創始人,乃至設計師的追求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我想說,在從事這個行業之前,每個人就應該想好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否則就會一路糾結負累,作品也會時而改變風格四處亂撞,創作之路輾轉不定充滿干擾。任何一個品牌的成功既歸功於機會,更在於執著與堅持,機會太多,堅持一個想法就更加困難,設計師內心的平衡容易打破。而我們想要的發展與未來還是要保持夢想和雄心的,在首先得能夠生存的前提下,其實隻有美好而雋永的作品可以說明一切。
您認為設計更多的是一種天賦還是后天的積累?您覺得中國設計師如何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時裝語言?
設計師並不是有了理想和愛好就能人人都適合的職業,我剛才說了,設計師其實是個工匠,所謂"天賦"就是你知道自己就是干這行的的料別無選擇,無論多難你就是能吃得了這碗飯,這種篤定就是"天賦",積累更是充滿了工匠心的過程,你得見過好東西,喜歡好東西,還得有能力親手做出好東西,這就是成為一個設計師最重要的條件了。我們往往更多關注的是國際時尚大牌帶來的視覺沖擊和商業奇跡,而對其背后的歷史、各種偶然的和必然的因素都缺乏了解,為什麼人家的設計是這樣的?作品?產品質感是這樣的?而我們上手一做就不是了?我們的物質積累、文化積累、市場積累都還是非常不夠的,說句不好聽的,我們見過、用過、摸過、擁有過的好東西還是太少了,一下子上手好的東西,根本不知道是人家是怎麼做出來的,就是這個道理,還是靜下心來學習積累和實踐吧。
有人說,服裝是生活中的藝術,作為服裝設計師,你希望通過服裝傳遞一種什麼信息和生活態度?
服裝服飾的文化無疑是人類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結晶,一個時代的時尚潮流,體現了這個時代的一切信息:文化、經濟、科技、文明等等,說小了,穿戴得好,也是增加我們的幸福感,體現了我們的生活品質。我信奉必須"得體"和盡可能"講究"的著裝理念,穿衣沒有小事,用衣著服飾體現個人風格和魅力,應該是"人穿衣",而不是"衣穿人",所以我也更加決心要做"慢時尚",回歸極為追求精致優雅的穿衣理念。
您我們看到您的作品中時而展現了女性的優雅高貴,時而性感,隨著潮流和時尚的不斷變化,您是如何讓自己的創造力一直保持常新,不斷有新的靈感?
內在之美 優雅永存 timeless elegance seen from the inside , 這是我們品牌創立以來的slogan, 體現女性的優雅之美是TANYA Couture 在設計上一直堅持的風格,而突出女性典雅的美和性感也是始終貫穿著我的設計主線,優雅就是要簡約且克制,而性感則是大膽而熱烈,這是一種在一個女性身上可兼有的魅力,不難發現,世界上曾經出現過最美麗的女人和最經典的時尚形象都是兼有這兩種特質並做到極致的。時尚潮流固然變化多端,但是美好的形象和內涵是分不開的,內心中堅持推崇的美,永遠會幻化出無窮無盡的創意與靈感,在每一季的設計中,我最需要的是控制自己層出不窮的想法,集中到少量幾個元素的運用和呈現中,克制和減法是我必做的功課,這樣才能使作品系列有更清晰的時尚語言表達,看來靈感匱乏還沒有來困擾過我,這也許就是做一個小眾的設計師品牌難得的無壓力狀態吧。
第 3期
 
  • 2010年

    2010年系列作品

  • 2011年

    2011年系列作品

  • 2012年

    2012年中國國際時裝周

  • 2013年

    2013年中國國際時裝周

  • 2014年

    2014年系列作品

  • 2015年

    2015年系列作品

設計:劉茆涵 頁面:李冰 模板:鄧艷剛 張銳 編輯:劉博雪